广告图
当前位置:首页医疗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有哪些,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有哪些

作者:admin 时间:2025年03月15日 阅读:21 评论:0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一类具有12-16碳内酯环结构的抗菌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多种细菌感染。以下将详细介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分类、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耐药性。

按分子量分类

14元大环内酯类包括红霉素、琥乙红霉素、依托红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地红霉素和氟红霉素等。

15元大环内酯类主要是阿奇霉素。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有哪些,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有哪些

16元大环内酯类包括麦迪霉素、乙酰螺旋霉素、吉他霉素、乙酰吉他霉素、交沙霉素、螺旋霉素和乙酰螺旋霉素等。

按研发顺序分类

第一代包括红霉素及其酯类衍生物,如琥乙红霉素。

第二代包括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地红霉素和氟红霉素等。

第三代包括泰利霉素等酮内酯类产品。

呼吸道感染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球菌(如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革兰氏阴性杆菌(如流感嗜血杆菌)均有强大的抗菌活性,特别适用于治疗支原体、衣原体和军团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

皮肤及软组织感染

由敏感菌引起的皮肤及软组织感染也是大环内酯类的适应症之一。

泌尿生殖系统感染

治疗由衣原体或支原体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感染。

幽门螺杆菌感染

与其他药物联用,根除幽门螺杆菌。

消化系统反应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及腹泻等。

肝毒性

长期或大剂量使用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如胆汁淤积、肝功能检查异常等。

心脏毒性

可引起Q-T间期延长、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甚至室颤或猝死。

耐药机制

耐药性通常由质粒编码,机制包括抗生素进入菌体量减少和外排增加、细菌产生灭活大环内酯类的酶、细菌改变了与抗生素结合的白体结合部位等。

耐药现状

全球范围内,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耐药率不断上升,尤其在中国,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耐药率高达90-100%。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通过阻断细菌核糖体中肽酰转移酶的活性,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细菌感染。随着耐药性的增加,其临床应用面临挑战。在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时,应严格掌握适应症,避免不必要的使用,并密切关注不良反应和耐药性问题。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一类具有广泛抗菌活性的药物,其抗菌机制主要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来发挥作用。具体来说,它们通过与细菌的50S核糖体亚基结合,阻断肽酰转移酶的活性,从而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抗菌机制详细步骤

1.结合到50S核糖体亚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能不可逆地结合到细菌核糖体的50S亚基上,这是它们发挥作用的关键步骤。

2.阻断肽酰转移酶的活性通过结合到50S亚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阻止了肽酰基tRNA从mRNA的“A”位移向“P”位,这是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步骤。

3.选择性抑制蛋白质合成由于肽酰基tRNA不能正确地结合到“A”位,细菌的蛋白质合成受到选择性抑制,从而导致细菌生长受阻。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作用特点

对革兰阳性菌和某些革兰阴性菌的有效性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革兰阳性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具有抗菌活性。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有哪些,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有哪些

快速抑菌剂它们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来发挥抗菌作用,属于快速抑菌剂。

耐药性细菌可以通过减少抗生素进入菌体量和增加外排来产生耐药性,且不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之间存在不完全的交叉耐药性。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抗菌机制是通过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结合,阻断蛋白质合成,从而抑制细菌生长。这一机制使得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多种细菌有效,但也需要注意耐药性的发展。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一类广谱抗菌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由敏感细菌引起的各种感染性疾病。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常用感染及其相关信息:

常用感染

呼吸道感染包括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如急性鼻窦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中耳炎等),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尤其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和社区获得性肺炎)。

生殖系统感染如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感染。

皮肤软组织感染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引起的皮肤软组织感染。

性传播疾病如沙眼衣原体感染。

胃肠道感染由某些敏感细菌引起的胃肠道感染。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特点

抗菌谱对革兰氏阳性球菌(如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如流感嗜血杆菌)及梭形杆菌以外的各种厌氧菌均有抗菌活性。

耐药性耐药形势严峻,特别是肺炎链球菌和肺炎支原体。

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等。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治疗多种感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应注意合理使用,以避免耐药性的产生。在使用过程中,患者应遵循医生的指导,并注意观察是否有过敏反应发生。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一类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活性强等优点。使用这类药物也可能导致一些不良反应。关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的详细说明:

副作用

胃肠道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等,通常在用药初期较常见。

肝肾功能异常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肝酶升高、肾功能损害等,需定期监测。

过敏反应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皮疹、荨麻疹、血管性水肿等过敏症状。

心脏毒性如QT间期延长和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尤其在红霉素、克拉霉素等药物中较为常见。

耳毒性罕见,但可能发生。

注意事项

严格掌握适应证避免不必要的使用,对于轻度感染或非细菌感染,应首选其他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大环内酯类药物与其他药物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疗效或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注意用药剂量和疗程应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正确的剂量和疗程,不要自行增减剂量或缩短疗程。

特殊人群的使用老年人、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等特殊人群在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时需要特别注意。

监测心电图在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期间,应定期监测心电图,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正确使用的情况下是有效的,但患者应密切关注可能的副作用,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标签: 内酯 抗生

本文地址: http://www.miaomiao.net.cn/teseyiliao/15919.html

文章来源:admin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自媒体网站 · 自媒体营销工具 · 创业信息 · 科技工具 · 炒股神器 · 抖音课程 · 网站xml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相关细节: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Powered By Zblog-php 冀ICP备14011044号-2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E-mail:4472323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