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正常体温是一个复杂且多变的生理参数,受多种因素影响。了解正常体温的范围、测量方法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人体生理状态和健康。
正常体温的定义
定义人体正常体温是指人体内部的平均温度,通常以口腔、直肠和腋窝的温度为代表。正常体温不是一个具体的温度点,而是一个温度范围,通常在**36.0℃到37.7℃**之间。
测量部位
口腔温度正常范围为**36.3℃到37.2℃**。
腋窝温度正常范围为**36.0℃到37.0℃**。
直肠温度正常范围为**36.5℃到37.7℃**。
测量方法
口腔测温法将消毒后的体温计放在舌下,紧闭口唇,放置5分钟,正常值为**36.2℃到37.2℃**。
腋窝测温法将体温计水银端放入腋窝顶部,夹紧,放置10分钟,正常值为**36.0℃到37.0℃**。
测温法将体温计的圆钝端涂以润滑剂,插入深达一半,放置5分钟,正常值为**36.5℃到37.7℃**。
体温范围
口腔温度**36.3℃到37.2℃**。
腋窝温度**36.0℃到37.0℃**。
直肠温度**36.5℃到37.7℃**。
日夜波动
昼夜节律正常人体温在一天中会有波动,清晨2到6时体温最低,下午2到8时体温最高,波动范围不超过**1℃**。
性别差异女性体温一般较男性高**0.35℃**左右,尤其在月经前期和妊娠早期。
年龄差异新生儿体温易受外界影响,儿童代谢率高,体温略高于成人,老年人体温偏低。
生理因素
性别女性体温一般较男性高**0.35℃**左右,尤其在月经前期和妊娠早期。
年龄新生儿体温易受外界影响,儿童代谢率高,体温略高于成人,老年人体温偏低。
昼夜节律清晨2到6时体温最低,下午2到8时体温最高,波动范围不超过**1℃**。
外部因素
运动运动时肌肉代谢增强,产生更多热量,使体温升高。
情绪情绪激动时交感神经兴奋,体温略有升高。
环境温度外界气温的变化和进食等均可使体温产生波动。
发热
低热体温超过**37.3℃**但低于**38℃**。
高热体温超过**38.1℃**但低于**40℃**。
超高热体温超过**40℃
可能有生命危险。
处理方法
物理降温使用退热贴、温水擦拭额头等。
药物治疗超过**38.5℃**时,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药物。
人体正常体温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参数,受多种生理和外部因素影响。了解正常体温的范围、测量方法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人体生理状态和健康。体温异常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物理或药物治疗,必要时就医。
人体正常温度的测量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口测法将消毒后的体温计头端置于被测量者舌下,让其紧闭口唇,通常放置5分钟后读数。正常值为36.3-37.2℃。这种方法适用于成年人,但不宜用于婴幼儿及神志不清者。
2.腋测法将体温计水银端放入腋窝顶部,被测量者用左(或右)臂夹紧腋窝,通常放置10分钟后读数。正常值为36.0-37.0℃。这种方法简便、安全、卫生舒适,是现多采用的方法。
3.肛测法被测者取侧卧位,将体温计的圆钝端涂以润滑剂,徐徐插入深达体温计的一半,放置5分钟后取出并读数。正常值为36.5-37.7℃。这种方法较口腔和腋窝测温准确,适用于重症昏迷及幼儿患者。
4.耳温法使用红外线耳式体温计,通过检测耳道内的红外线辐射来测量体温。这种方法操作简便,能够迅速得出结果,特别适合婴幼儿和不易配合的患者。
5.额温法使用额温枪,通过测量额头表面的红外辐射来估算体温。这种方法使用简单快捷,无需接触皮肤,减少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每种测量方法都有其适用场合和优缺点,选择合适的测温方式应考虑具体情况和个人偏好。
人体正常温度范围是一个相对固定的区间,但会因测量部位、时间以及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不同测量部位的正常体温范围:
口腔温度
正常范围36.3℃~37.2℃
腋下温度
正常范围36.0℃~37.0℃
直肠温度
正常范围36.5℃~37.7℃
人体正常温度范围在不同情况下可能会有所变化,例如:
性别女性的体温通常较男性稍高,且在月经周期中会有变化。
年龄新生儿的体温调节机制尚未完善,体温波动较大;老年人的体温则可能偏低。
昼夜节律体温在一天之中呈周期性变化,通常清晨时最低,下午和傍晚时最高。
如果体温超出正常范围,并伴有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低体温症,也称为低温症,是指人体核心体温长时间低于35℃的状态。这种状况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并且伴随着一系列特定的症状。低体温症的原因和症状的详细说明:
低体温症的原因
长时间处于寒冷环境如冬季在户外没有适当保暖措施。
代谢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导致代谢产热减少。
营养不良或贫血由于营养不足,导致体温下降。
全身或应用某些药物这些药物可能抑制体温中枢。
肝衰竭肝脏代谢功能降低,难以维持正常体温。
休克全身循环衰竭,血流缓慢,导致体温下降。
低体温症的症状
低体温症的症状根据严重程度可分为几个阶段:
轻度包括控制不住的颤抖、无法完成复杂动作、神志不清、言语含糊等。
中度颤抖停止、思维迟钝、记忆问题、手不听使唤、步伐不稳等。
重度皮肤发白、变青、瞳孔放大、心跳和呼吸剧减、肌肉发硬等。
低体温症是一种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的严重病症。了解其原因是预防和治疗的关键。如果您或他人出现低体温症的症状,应立即寻求医疗帮助。
本文地址: http://www.miaomiao.net.cn/teseyiliao/9920.html
文章来源:admin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2025-04-20admin
2025-04-20admin
2025-04-20admin
2025-04-20admin
2025-04-20admin
2025-04-20admin
2025-04-20admin
2025-04-20admin
2025-04-20admin
2025-04-20admin
2024-12-11admin
2024-12-10admin
2024-12-15admin
2025-01-23admin
2024-12-21admin
2024-12-11admin
2024-12-13admin
2024-12-14admin
2024-12-13admin
2024-12-11admin
2025-04-20admin
2025-04-20admin
2025-04-20admin
2025-04-20admin
2025-04-20admin
2025-04-20admin
2025-04-20admin
2025-04-20admin
2025-04-20admin
2025-04-20admin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59分钟前
28秒前
35秒前